close
余秋雨

    五月的草原,還有點冷。

    在呼倫貝爾的一間屋子裡,我彎著腰,置身在一群孩子中間。他們來自草原深處,都是少數民族。我已經問過他們的年齡,在五歲到十三歲之間。

    把他們拉到我眼前的,是王紀言先生。他六歲之前也是在呼倫貝爾度過的。現在他是個大忙人,成天穿梭般地往來於世界各大都市之間,但是,不管走到哪里,只要聽到一,二句有關草原的歌聲依稀飄過,他就會愴然停步,目光炯炯地四處搜尋。他說,有關童年的其他記憶全都模糊了,剩下的就是一些斷斷續續的歌聲。

    人人都有童年,每個童年都有歌聲。但是,大多數童年的歌聲過於微弱,又容易被密集的街市和匆忙的腳步擠碎。值得羡慕的是蒙古草原,只有它的歌總是舒展得那麼曠遠而浩蕩,能把所有遊子的一生都裹卷在裡邊。

    我有很多學生,來自草原又回到了草原,因此我有幸一次次獲得奇特的體驗。有一年冬天,這些學生和他們的朋友們彙集在北京,占滿了一家餐廳的每一張桌子,我坐在他們中間。才歡敘幾句,一個學生的喉頭不經意地吐出了一句低低的長調,刹那間,整個餐廳就變成了一個此起彼伏、回盪渦旋的交響樂隊,我左顧右盼,目不暇接,最後只得閉起眼睛,承蒙著一個巨大音箱的籠罩。這種籠罩與置身於一般的歌詠會中全然不同,因為籠罩四周的已不是一句句具體的歌聲,而是一種憂鬱、低沉而又綿遠的氣壓。

    這樣的場合我後來又多次遇到。未必是學生,也未必有那麼多人,只要是與出生在蒙古草原的朋友們坐在一起,不必很久,歌聲總會慢慢響起。

    唱到最後,他們都會加一首歌,是由席慕容作詞、烏蘭托嘎作曲的《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》。我相信,這是席慕容女士寫那首短詩時沒有預料到的。她在詩中告訴人們,父母親即使把家庭帶到了天涯海角,也會把描摹家鄉作為教育孩子的第一課。結果,她只是在詩中輕輕地喊一句“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”,把茫茫一片大地都感動了。

    能夠讓一個成年人自稱“孩子”的可能是很難找到的,席慕容找到了,因此也讓一大批人找到了。

    今天,王紀言先生就是以“孩子”的身份回到呼倫貝爾,來尋找今天埋藏在草原深處的其他孩子的。他帶來了自己的女兒,女兒像席慕容女士一樣來尋找父親的童年。他們父女倆不必講很多話,這兒的朋友一聽就懂,幫著尋找。席慕容女士聞訊,也從臺北淡水的山坡上出發,七拐八彎地趕來了。

    誰都知道,這種尋找既屬於個人,又不屬於個人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iam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